恥
“恥”是中華民族傳統(tǒng)美德之一,好學近乎知,力行近乎仁,知恥近乎勇。
謝李惜顏
南宋謝枋得,起兵復宋,兵敗,入閩。妻李氏攜二子,匿貴溪山中,披荊翳棘,采草木而食。元將捕李不得,下令曰:“不得李氏,即屠其山民!崩盥勚唬骸柏M可以我故累人。”乃出,遂就俘。明年徙建康,或曰:“將沒入矣!崩钤唬骸拔邑M如無恥降臣,靦顏事二君哉!逼湟,解裙帶自縊。
譯文: 宋滅后,忠臣謝枋德招兵買馬,大興義兵,發(fā)誓要光復宋室天下。但天不遂人愿,他們吃了敗仗,逃到了福建。謝枋德的妻子李氏帶著兩個兒子躲進貴溪山的密林深處,采野菜充饑。元朝的軍隊找不到李氏,下了一道命令:“如果找不到李氏,就把山里的百姓統(tǒng)統(tǒng)殺死!崩钍险f:“難道可以因我一個人就連累了這些無辜的百姓嗎?”于是主動出山,被元朝的軍隊俘虜去。第二年,她被送到建康這個地方,有人告訴她,不久后她將被轉(zhuǎn)賣為奴,李氏說:“我不會像那些無恥之徒一樣,甘做仇敵的臣子還厚著臉皮去服侍別的什么主子的!”就在那天夜里,李氏解下自己的裙帶,上吊死了。
余鄭羞師
南唐將王建封、伐閩,獲閩將余洪敬妻鄭氏,威逼勢脅,不可奪,乃獻于主帥查文徽,查將使薦枕,鄭氏正色曰,王師吊伐,褒忠旌節(jié),以揚風化,建封出于行伍,尚不污節(jié)義,君、元帥也,奈何欲加非禮于一婦人,以逞無恥之欲耶,妾有死而已,查慚,乃訪其夫而歸之。
譯文: 南唐國里的將官王建封,去攻打閩國,把閩國將官叫余洪敬的妻子鄭氏捉住了,用威權(quán)和勢力強逼他做茍且的事情,鄭氏不肯屈服,王建封就把鄭氏獻到主帥查文徽那兒去,查文徽將要叫鄭氏侍寢,鄭氏正色的說道,王家的兵,出來吊民伐罪,是應當獎飾盡忠的男子,旌表守節(jié)的婦人,這樣去宣揚風化,王建封是軍隊里的人,尚且不肯污穢有節(jié)操、有義氣的婦人,你是堂堂一個大元帥,那里可以用非禮的行為、對待一個婦人,來快自己的私欲呢,我只有一死罷了,查文徽聽了很慚愧,就訪求他的丈夫來,把鄭氏還給了余洪敬。
元琰退盜
南齊范元琰,字伯珪,錢塘人。累征辟不就。性嗜學,博通經(jīng)史。家貧,以園蔬為業(yè),嘗出行,見人盜其菜,遽退走。母問其故,對曰:“畏其愧恥故也!被蛏鏈媳I其筍,元琰因伐木為橋以渡.,自是盜者大慚,一鄉(xiāng)無復鼠竊。
譯文: 南北朝時,南齊的范元琰,是錢塘人,朝廷屢次叫他去做官,他始終不肯去。他的生性最喜歡讀書,對于經(jīng)史的學問都能夠貫通精博。他家里很窮苦,就靠賣園里種的蔬菜過日子。有一次出門,恰巧看見有人正在偷他的菜,他就立刻退了回來。母親就問他為什么?他說:“怕他被我看到感到慚愧!庇腥硕蛇^水來偷他家里的笱,他就砍了樹木來架一座橋,便利他們渡過這個水溝。從此以后,偷笱的人覺得非常慚愧,村里再沒有偷竊的事情發(fā)生了。
錢徽焚書
后唐錢徽,為禮部侍郎。宰相段文昌、學士李紳并以所善委徽,求致第籍,徽不能如二人請。文昌即奏徽取士以私,貶江州刺史。或勸徽出文昌書自直,徽曰:“茍無愧于心,安事辨證耶!彪纷拥芊僦蟀堇舨可袝。
譯文: 唐朝時,有一個姓錢名徽的人,他做了禮部侍郎,是當時主管考進士的官員,其時宰相段文昌和專管制誥的李紳,都悄悄把親朋故舊的名字委托錢徽,要求給他們及第。錢徽不肯依那兩個人的請求,段文昌就奏到皇帝那里,說錢徽的考取士子,完全是為了私下情面。于是就把錢徽貶為江州(今江西九江)刺史,有人勸錢徽把段文昌寫給他的信拿出去,表明心跡。錢徽說:“假使問心無愧,何必尋找證據(jù)去辨白呢? ”于是,錢徽叫子弟們把那些信用火燒掉了,后來錢徽一直做到吏部尚書。